⚠️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天空之鏡|《百慕達倒影》
編寫日期|2024/1/25

在郵票發行上一直都奉行極度保守政策的百慕達郵政局每年僅有三至四套郵票且絕少配用首日特別郵戳,或者是因為地方太小以致沒什麼事物可以登上郵票,惟在今天「後集郵年代」連特別郵戳也沒有就真的很保守了。去年年中的一套《百慕達倒影》(Bermuda Reflections)郵票算得上頗為吸引,但在此情況下樂於購買的人可能是少數。
我在本文之前曾介紹過一些「倒轉看圖案都一樣」的郵票,祇是這種趣味品例子似乎十分少,或者我沒在留意瑞士和列支敦士登以外國家的郵票。不過較為簡單的「倒影」
紐西蘭《倒影風光》首日封。
郵票似乎也不算多,就從千禧年之後計算,有印象的打正旗號以《倒影》
土耳其《倒影》首日封;盧森堡這枚古堡郵票真的是純粹的古堡題材,僅照片選用上有倒影的古堡而已。
400年的定居點|上一篇文章介紹了聖佐治斯的早期歷史,事實上至二十世紀不少人都對英國人早期在新大陸的生活有濃厚興趣,以致要成立專門組織專責研究,成立在1922年的聖佐治斯歷史學會係其中之一,他們的米切爾樓博物館(Mitchell House Museum)就是位於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的聖佐治斯市內的肯特公爵街。
作為票題的郵票僅三套之多,分別是紐西蘭、土耳其和法國;另外一些純粹設計時採用了倒影攝影效果,亦即近年所稱的「天空之鏡」照片作郵票圖案,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著名的玻利維亞「天空之鏡」烏尤尼鹽沼(Salar de Uyuni)雖然都曾經發行過郵票,但票圖卻並不是展示「天空之鏡」特色。

有不少持有刻板印象的老集郵者覺得發行郵票必須有紀念價值(意義),這個似乎是約定俗成的慣例雖然不知從何以來,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深入民心以致郵政局在發行專題郵票時都受到這些人的壓力和反對聲音。可是他們卻不理解當一個地方實在小無可小時根本沒有東西可以紀念,令郵政局發行郵票時出現制抓,縱使這政策滿足了他們的慾望,惟其他集郵者就會沒有新出版郵票收集,令這些人放棄收集這個地方郵票甚至直接放棄集郵活動,就如今次要介紹的百慕達郵票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官方首日封上的圖片係當地常見門舍的閘門,前面巧合有一個水窪。
他們的郵票在市場根本毫無熱度。

郵政局這次挑選了當地攝影師Laurie Zuil在百慕達多處拍攝的鏡像照片,除了有熟悉的海面鏡像風光外也有剛下完雨所遺留的蹟水所做成的鏡面效果,她認為拍攝倒影影像能夠把世界顛倒過來,看到兩次美好的影像。的確,隨著智能手機內置的攝影功能不斷強大與社交媒體的追捧,用手機隨時找個水窪的地方配合當時的光綫拍攝鏡像照片並公諸同好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鐘樓海旁的觀光小火車
(Clock Tower Parade)
百慕達因位處北美洲和歐洲航綫之間成為極度重要的戰略位置,故1795年在西邊Great Sound的出口處建設了皇家海軍船塢與及炮台,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亦作為海軍基地,至1957年才逐步關閉。1980年代船塢改成郵輪碼頭,貨倉則變成商場並以小火車招待到訪遊客,然而該區最接近郵政局係較遠方的紅樹林灣郵政局(Mangrove Bay),祇是這幅歷史明信片卻是咸美頓前街(Front Street)。

咸美頓內港
(Hamilton Inner Harbour)
百慕達南部的海灣從Great Sound開始形成一個壼狀,內𥚃的咸美頓港及內港被壼口幾個小島阻隔由北大西洋吹來的海浪,形成風平浪靜的天然海港。昔日郵輪直接停泊咸美頓前街前的碼頭,惟因理順日益繁忙的交通已遷往船塢那邊。而內港如照片一樣集散居民遊艇和碼頭,沒有了帕吉特(Paget)郵政局就直接銷郵政總局的咸美頓日戳便算了。
聖佐治斯水街
(Water Street, St George’s)
郵政局也曾為整個聖佐治斯歷史城區與炮台在2000年列作世界文化遺產發行郵票,當然如果要數近年的郵票都有不少是和聖佐治斯有關,這套郵票也不例外。水街就在近岸處的行人專用區,巧合地聖佐治斯郵政局也是位於水街的中央處一座1760年重建的房屋,而聖彼得教堂與米切爾樓博物館則落在背後的約克街(York Street)和與之交界的肯特公爵街(Duke of Kent Street)。
繼上次《百慕達議會400週年》安全返回後,巧合遇上郵政局在9月21日發行《後院雀鳥》(Backyard Birds)特別郵票,我就順道一拼把兩套郵票,連同一些想補做原圖片的關於聖佐治斯郵票訂購回來,以節省時間和開支。直到目前為止,香港郵政仍然以「疫情影響郵政服務」為由暫停往大部分非洲與中美洲國家的郵遞服務,要製作原圖片需要較轉折的方法才能到達目的地,浪費時間,故東西到達百慕達集郵組的時間已經是12月了。至於明信片反而並不難尋找,除了 第三枚較難辨認的咸美頓內港飯店外都輕鬆找到不同時期明信片,惟很可惜第一枚卻在收到後上網翻查歷史時發現出錯,實在為時已晚。

《後院雀鳥》的原圖片我會在日後的文章中介紹,這兩套郵票都是由紐西蘭Brebner Print(即被Blue Star Group收購前的Southern Colour Print)印刷,整體效果比歐美印刷商稍為粗糙影響觀感,算是一大遺憾。
伸延閱讀
Faux Tête-Bêche|真正的對倒圖案郵票
Future Matters|百慕達議會400週年

感謝|聖佐治斯歷史學會 (St. George’s Historical Society)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鄉鎮之光【第三季】1戰爭之都|比利時科特賴克
編寫日期|2024/2/4

每年都會印行城鎮廣場系列小版張的比利時郵政,去年輪到了科特賴克(Kortrijk),這個接近法國邊境的市鎮與周邊地區人口近8萬。然而她並沒有如布魯塞爾的朱古力或者斯帕的賽車活動般享譽國際,這個具歷史價值的市鎮卻是1302年金剌馬戰役(Guldensporenslag)發生地,至1944年的六個世紀也曾發生過9次包括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
不過我們並不是和早前巴塔利亞修道院一樣討論戰爭,因為這次郵票上的建築物和戰爭一點關係也沒有,就純粹是比利時的市鎮廣場系列而已。
小版張上的照片係以在2007年啟用橫跨利斯河(Lys)的蛇形學院行人道(Passerelle du Collège)與背後的K大樓(K-Tower)。
科特賴克市集廣場歷史也不是太久,十九世紀末廣場原來就有座布料廳(Halle aux Draps)依附在自1307年落成使用的鐘樓,1899年布料廳拆卸,將鐘樓附近5個小市集合併為一個大市集。至1999年,即廣場使用一世紀後整個廣場被重建翻新,從此以後不准汽車進入廣場範圍之內。廣場在啟用初期仍然有電車在廣場中央穿過,不幸是這電車系統在1957年停用。

但或許是把布料廳拆卸了,以致整個廣場都沒有較具歷史的官方建築物,今次小版張上有三座建築都不在廣場範圍之內,這我們可以從左邊的明信片可以看到,最少聖馬丁教堂就被前面的商業建築物擋住。

聖馬丁教堂
(L’église Saint-Martin)
1390年開始建築的聖馬丁教堂經過近70年的建築期才在1466年完成使用,如同當時歐洲大陸不少建築都是以經典的歌德式風格設計,而教堂前身是一座建於七世紀的羅馬式教堂,1937年列入比利時國家遺產之中。

科特賴克鐘樓
(Beffroi de Courtrai)
就在大廣場中央的鐘樓是在1307年建成,用以給當地的商人貿易之用,故樓底有數個房間作為商舖;除此之外鐘樓當然也有報時和瞭望塔功能,但最特別的是它也曾成為監獄,至1999年成為「比利時和法國的鐘樓世界文化遺產」一部分。
雖然科特賴克市集廣場特色欠奉,卻是兩項世界文化遺產的所在地,其一是廣場中央的鐘樓,係我一直都有介紹的「比利時和法國的鐘樓世界文化遺產」(Beffrois de Belgique et de France)系列56座鐘樓其中之一,這次製作原圖片算是在這系列建築再添一幅成員,鐘樓的鐘雖至今仍然使用,惟系統是1961年近代的產品。另外一項是「貝居安會院」(Flemish Béguinages),共41楝以石灰漂白的房子係佛蘭德斯伯爵夫人在十七世紀建立,這群建築僅在廣場的週邊地方,1998年連同比利時國內12個貝居安會院建築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比利時郵政很早期就把郵票圖公開,故有不少時間尋找古老的戰前明信片,相對前一年的沙勒羅瓦(Charleroi)的近代建築,這次明顯地有更多海量戰前明信片可供挑選,甚至比同一時期的斯帕明信片更易尋找,祇是考慮到郵票的高售價,僅製作一套原圖片便算了。有點可惜是原本我也是和去年一樣要求蓋原地日戳,集郵處幫我蓋了布魯塞爾首日戳,連不遠處Marke首發儀式紀念戳也完美錯過。
伸延閱讀
#鄉鎮之光【第二季】4歐洲的咖啡廳|比利時斯帕
從根特開始|探索比利時不同市鎮的中央廣場

布魯爾塔
(Les Tours du Broel)
與戰爭有關的是這對橫跨利斯河的雙子塔,分別稱為Speyetoren的南塔連同城牆建於1385年而北岸的Ingelborchtoren則建於1415年,南塔在十七世紀時被路易十四催毀而重建,然而至十七世紀末大部分城牆都被拆毀,餘下的亦在二次大戰後消失殆盡。
科特賴克市政廳
(L’hôtel de ville de Courtrai)
市集廣場上還有由1420年開始花近200年才在1616年完工的市政廳,這座歌德式文藝復興建築至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後在十九世紀中葉曾作復修但效果並不理想,直到1938年才有按十六世紀時模樣再度復修計劃,二戰後的1960年代計劃得以實行。

貝居安會院
(Le Béguinage)
全稱是聖伊沙貝拉貝居安會院(Le béguinage Sainte-Élisabeth de Courtrai)的建築群,係以41楝石灰漂白的房子坐落在聖馬丁教堂後面,在十七世紀建成後收容貧窮與上年紀的單身婦女,小屋之間的路面舖砌鵝卵石並以圍牆圍繞,至今建築物都作為小旅館。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殖民的日子續篇|星嘉坡殖民地時期華人生活
編寫日期|2024/1/7

上一篇我介紹了星嘉坡自1819年開埠以來的殖民時期英式建築,不過一如其他大部分殖民地一樣,在殖民者未到達前都有土著或者其他地方的人民在這些地方生活。據紀錄,星嘉坡早在十至十四世紀就有華人居住,直至英國人登陸時雖僅近數百居民,殖民地政府以「分而治之」政策把星嘉坡河附近的牛車水劃給華人與及加冷河附近的芽蘢給馬來人。
去年星嘉坡郵政繼續回顧歷史,與國家圖書館管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合作在9月29日發行一套四枚《早期星嘉坡河聚居地》(Early Singapore River Settlement)郵票輯錄四幅十九世紀星嘉坡河河口居民活動的繪畫,這些繪畫現今收藏在維多利亞街的國家圖書館之內。據國家圖書館管理局稱郵票係配合「圖書館與檔案館藍圖2025」(Libraries and Archives Blueprint 2025, LAB25)活動,
似乎除了下載國家圖書館的原畫圖像印刷明信片之外應該沒有正版的明信片,故我只介紹餘下三幅圖片出處:90c係從河北岸遠眺今牛車水及珍珠山(Pearl’s Hill),位置大概是克拉碼頭一帶,圖片係由Barthelemy Lauvergne在1837年繪畫;順道一提這圖原本是彩色油畫,在1990年曾發行過郵票。1,15元係從政府山,即今日康寧炮台望向東南方星嘉坡海峽,係Robert James Elliot在1822至24年所繪,其時星嘉坡已經是從西方去遠東必然中途站,繪圖者亦是其中之一。1,50元是1823年建成橫跨星嘉坡河的比森門橋(Presentment Bridge),雖以木建但中間可以開合以供船隻通過星嘉坡河。這星洲第一道橋在1844年拆卸後歷湯申橋和現今已列入國家古蹟,建於1929年的第二代愛琴橋(Elgin Bridge),圖畫則是由William Robinson在1826年繪畫。
祇是他們卻未有說明這個會否成為系列或者再有圖書館的收藏品在日後的日子印成郵票。

從星嘉坡開埠以後,適逢當時中國滿清在十九世紀中葉後國力衰退經濟下行,沿海地區居民尋求往海外謀生機會,尤以鄰近福州及廣州通商口岸的福建省及廣東省佔多。他們多數乘搭輪船往東南亞;也有不少遠渡太平洋北美西岸甚至遠至南美,但整體上目的地稱作「南洋」的暹邏、馬來亞、星嘉坡及荷屬東印度佔極大比例。1965年星嘉坡獨立建國,華人已佔國家最大組成部分,當時就如引言所說,星嘉坡河一帶自開埠之始是華人聚居地,隨從中國移來的人口不斷增加,聚居地不斷向河岸南端發展形成一個華語社區,即今天的牛車水和直落亞逸一帶。無巧不成話,英國殖民者雖然也是在星嘉坡河河口登陸,卻是在北岸建立他們的行政區,這套郵票的 80c郵票係由HS Melville所繪的就是1845年歌烈碼頭近星嘉坡河河口一帶的熱鬧情況。隨殖民地政府在二十世紀初南岸新填地建立商業中心,在近代這個大區域已經成為中央商業區。

2018年發行的《星嘉坡早期行業》(Early Trades of Singapore)就有一枚郵票繪畫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華人在克拉碼頭當咕喱(Coolie亦即閩南或廣東話「苦力」)的情況,至二次大戰之後仍有不少華人以此為工作。
All paintings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這幅填色明信片是1920年代由 Max H. Hilckes出版,雖然沒有註明但從質量可辨是德國珂羅版印刷,畫面係星嘉坡河向東南方拍攝,背後是建於1862年第一代愛琴橋,或者,這幅明信片貼1,50元似乎好一點。
另外這幅是向東拍攝的李德橋(Read Bridge)的克拉碼頭附近的景貌,橋原本是建成於1869年,而明信片則是1900年代初所拍攝,位置就是約90c郵票那處,惟郵票是從小支流向南展望。李德橋在1931年以鋼鐵重建,今日僅開放給行人和單車通過。
有很多原因之下直觀僅能製作第一幅圖的原圖片,事實上最好是找到同圖的明信片及蓋上圖畫收藏地附近的郵政局日戳最好不過了。由於不確定國家圖書館管理局有沒有印製明信片,我也假設坊間明信片未獲版權授權,我唯有找些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填色明信片製作原圖片比較好了,這亦不會冒侵犯版權之嫌疑。話雖然時空交錯,畢竟自星嘉坡開埠至二戰後星嘉坡河河貌除建築物由茅屋變成南洋騎樓式店屋也沒重大變化。
開埠初期至二十世紀初從外國郵船運來的郵件都在港口以外下卸至駁艇,至克拉碼頭後才由華人充當的咕喱運上岸,1874年新建的兩層郵政總局就在浮爾頓廣場與交易所為鄰,1923年兩者拆卸變成在1928年才開始使用的浮爾頓廣場1號第三代郵政總局。這片日本版明信片上的哥里門橋橋被填上紅色,與下面照片版有很大不同。
兩幅原圖片都蓋上了萊佛士坊郵政局首日日戳,但經過仔細研究其實除可以選更合適的郵票貼外,第二幅更理想的蓋戳郵政局是牛車水,很可惜下面再續另一個故事。

也許不是巧合,星嘉坡郵政隨後在10月9日發行《星嘉坡郵政服務歲月》(Singapore Postal Services Over the Years)郵票和 郵資標籤紀念郵政服務165週年,設計概念是165年來郵件運輸的方法,第一枚是開埠開初以咕喱把郵袋從小船搬運上克拉碼頭附近的郵政總局,到最後兩枚的「POPStation」全天候郵包櫃與及無人飛機派遞服務。

昔日星嘉坡河駁船船伕也是以華人和馬來人居多,在同一套郵票中也有描繪他們作為船伕的情景,明信片左方正是當時稱作浮爾頓大廈的郵政總局,殖民地時代末期新年期間會舉辦活動,其中一項是這些船伕的比賽。
這原圖片也是來自同一輯二戰後至星嘉坡建國初期新聞圖片印製的明信片,可見星嘉坡河河口仍然泊滿駁艇。
上邊提及牛車水郵政局的另一個故事,是星嘉坡郵政近年因應巿場狀況除了結束大部分郵政代辦點外更將不少較少顧客的郵政局關閉,繼諾維娜在9月30日關閉之後緊接在11月4日據稱是因為所在的珍珠坊業權問題結束牛車水郵政局業務,但卻一如其他已關閉郵政局一樣並沒有擇地重開,原有顧客都要被迫去商業區的珊頓道郵政局了。星嘉坡歷年不少郵票都與華人與牛車水有關,這是一次難得且最後一次補蓋牛車水郵政局日戳機會。開埠初期建成橫跨星嘉坡河的比森門橋連接同時期的橋南路和橋北路,隨殖民者的印度船隊而來,這些印度人在當時華人聚居地旁興建了興都廟,這座在橋南路旁的馬里安曼廟(Sri Mariamman Temple)在1827年落成,但隨華人社區擴大,興都廟和1826年建成的詹美回教堂(Masjid Jamae)都融入牛車水社區。
新橋路自建成後成為星嘉坡主要道路,但因橋南路和橋北路比較早年建成故別稱大坡大馬路和小坡大馬路(稱河北地方作「小坡」係因為二十世紀開始華人連該地帶也作為他們聚居地,相對河南的「大坡」而言),哥里門橋一般都稱作「Main Bridge」或「二馬路橋」,第三代以鐵搭建的橋在1886年建成,至1986年重建至今天寬闊水坭橋。
連接星嘉坡河至牛車水有兩條主要大街,除早期建成的橋南路,在西邊的是新橋路以哥里門橋(Coleman Bridge)為起點跨過星嘉坡河,這條寛闊大道在1842年建成後成為由星嘉坡河通過牛車水至甘榜峇魯和星嘉坡南岸的主要通道,十九世紀末分拆東西兩條平行道路並逐漸成為商業中心地帶,在1919年道路西面一邊改稱余東旋街。明信片可見滿街的人力車,這些車伕都是由華人或馬來人擔任。新橋路和橋南路連接的的寶塔街自十九世紀中到二戰前係牛車水路邊街市與咕喱商人宿舍集散地,直到戰後變成當區著名夜市,1978年政府整頓路邊小販並把他們搬至新建的芳林巴剎和熟食中心,在近年寶塔街成為行人專用區,除了地道特色紀念品大部分攤販以售賣中國製造產品為主。

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

坐太平山望獅子山|《香港今昔系列-香港郵政總部》
編寫日期|2023/12/30

在「後香港年代」有什麼事情值得大做特做?除了吹噓自己國家以暗黑手段得來的成就和借刀抹黑前朝外,也要顧及市民喜歡懷舊情感不時消費一下前朝的過去以賺取他們對政府的好感,故此香港郵政從2021年開始出現了「香港今昔系列」郵票,第二輯係懷緬各時代的香港郵政總部,順便按動了拆卸第四代郵政總局的倒數計時器。
原本我是信守承諾不再介紹現今的中國香港郵票,不過我想應該修正一下,因為他們有幾個系列是會繼續發行的,第一是「香港主題樂園」,似乎他們僅能再發行迪士尼樂園郵票,反正園區擴建後的新設施好應放在郵票上;第二是《二十四節氣》,
第三代郵政總局自1976年首次發行郵票後不斷出現在郵票和小型張之中,如果真的這麼值得懷念當初便略略修改地鐵路段避免拆卸了。
這個我在去年年中介紹了夏季製作原圖片的明信片,我會繼續以同樣手法介紹的;第三是今次要介紹的 「香港今昔系列」,上一次的維多利亞港郵票收視算得上理想,反正是值得討論便有計劃再寫。另外香港郵政還有
雖然郵政沒有說明「香港自然景觀」會不會成為系列,第一輯發行的郵票是挑選了本地年青攝影師袁斯樂所拍攝的八幅香港群山圖片,不意外獅子山必然登上郵票。

《二十四節氣》兩輯郵票設計並不討好,惟開始了便如同農曆新年生肖郵票一樣難以放下,這是去年第四輪最後一輯的兔年原圖片。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山徑」、「香港館藏選粹」和2023年秋季新加的 「香港自然景觀」四個系列,這些便要好好挑選,因為真的沒必要在網誌中以郵票歌頌他們,惟受到「國安法」設定的不穩定紅綫影響也沒必要冒險奚落他們做過的好事,如繼續把郵品藏於深處似乎對所有人沒有影響的話,那就直接跳過介紹其他地方郵票甚至減少文章數量更為穩妥。

上一篇關於澳洲雪梨歌劇院文章我曾略略提及香港大會堂是唯一的戰後建築法定古蹟,從而引伸出古物古蹟辦事處並不會將1970年以後落成的現代建築評級,事實上在2023年法國巴黎召開的「第18次世界遺產特別會議」上所新登錄的3個頻危文化遺產,其中之一是黎巴嫩1975年完工卻隨即受內戰破壞的拉希德.卡拉米國際會展中心(Foire internationale Rachid Karameh-Tripoli),
2021年的《香港郵政服務180週年》紀念郵票中曾經出現了位處畢打街的第三代郵政總局,我當時的文章有說過他們是有後續日後會發行現今使用中的第四代郵政總局郵票,這是當時的首日封和相關郵票。
即是又一項現代建築再次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然而除了戰禍之外,城市發展、文化侵略與民粹主義亦慢慢破壞不少戰後具當地某個時代特色的現代建築,比拉希德.卡拉米國際會展中心遲一年落成啟用的香港郵政總局正是其中一個例子。受到城市發展影響,再加上傳媒及政黨間「香港已經是中國一部分」的去殖民化民粹主義壓力,縱使郵政總局有它的現代主義建築特色,很不幸地政府並不願意以任何方式保留,並希望中標的發展商移交新商業建築內用作搬遷郵政總局的預留位置後把整座樓宇拆卸。

直到今天卻有不少市民以至集郵者都以為今次要發行的是五代「郵政總局」,但現今所稱的郵政總局其實是分開三部分,即是一般市民接觸到的櫃枱服務和郵政信箱部分,另外是早年與國際郵件中心合併並搬遷至 九龍灣中央郵件中心的郵件處理設施;與及二樓以上的郵政總部,亦即郵政部門的辦公室,這三為一體已經近180年歷史而深入民心。
© Hongkongpoststamps
用郵票說好中國香港故事|九龍灣郵政總部一樓附設新的郵展廊,首個展覽便是一堆看似正常實際天馬行空、似是而非的東西「說好中國的故事」,徹底將大中國主義滲透至集郵層面,另外他們也設計了一個紀念印和圖案集郵戳供蓋銷使用。
可是今次發行郵票的目的是郵政總部的搬遷,卻因為九龍灣的新郵政總部附設從企業廣場搬進來的九龍灣郵政局,從而令不少人誤會在郵票發行後郵政總局便消失於歷史之中。事實上是郵政櫃枱服務和郵政信箱都會在現郵政總局拆卸前得到原地安置,這個我在之前文章的規劃署關於《中環新海濱三號用地發展概念》圖則也介紹過。

《香港今昔系列-香港郵政總部》郵票發行前九龍灣郵政局已經在12月11日搬遷至新郵政總部大樓一樓,所以郵票發行日簡單地走訪郵政總局和九龍灣郵政局便可以,
這是今次的首日實寄封,香港郵政在郵件寄出期間聲稱寄中國大陸沒有雙掛號服務,但中國郵政卻真的把派遞證明卡退回寄件人。
完全沒什麼難度。至於郵戳選擇也非常直接,當然刁鑽些是可以以實寄郵件方式獲得郵政總局櫃枱使用中的鋼戳,由於他們對於該局郵戳分配與其他郵政局不同,1號鋼戳以外的郵戳都沒有即時蓋銷服務,這便需要一點小技巧了。幸運地實踐中並沒有遇到什麼障礙,大多數情況下每次獲得的郵戳都完美漂亮甚至比首日蓋銷櫃枱的郵戳更有質感,在此實在必須讚揚中環郵政總局。
伸延閱讀
又一個十年|香港郵政服務180週年
回歸浮爾頓|完美活化舊郵政設施
A Tale of Two Cities|《香港今昔系列-維多利亞港》
第一至四代郵政總部都是設在郵政總局之內,不意外一定是蓋郵政總局日戳;第三代郵政總部因與集郵組圖案日戳相同,故特別用多一幅明信片蓋上這戳。
新郵政總部一樓附設新搬進來的九龍灣郵政局,理所當然就是蓋那處的新圖案日戳和普通日戳了,但明信片僅有香港郵政官片可選,連首日特別戳就有三幅一樣的原圖片。

感謝|中環郵政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