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英屬處女群島《鳳頭蜂鳥》

在鳥類世界,蜂鳥科物種總是深得人們喜歡,牠㥃除體型細小外絕大部分都顏色鮮豔,快速的飛行和吸蜜動作亦有如跳巴蕾舞一樣。縱使蜂鳥科全部物種只生存在美洲,但不少人卻把蜂虎(Bee-eater)或太陽鳥(Sunbird)混為一談。


最經典的故事莫過於香港郵政在選擇《香港雀鳥》通用郵票圖案時特意把叉尾太陽鳥(Folk-tailed Sunbird)放在最常使用的$1.40郵票中,以令使用郵票的人想起香港郵政的蜂鳥商標圖案。當然,太陽鳥科的體型也是同樣細小,顏色同樣鮮豔,而且同樣是以花蜜為主要糧食,很難怪會有機構會指鹿為馬的。

英屬處女島的鳳頭蜂鳥郵票介紹單張。
不過,回歸主題,單是蜂鳥就有340多種物種了,曾登上郵票的也有近半。幾乎整個美洲除海地、聖皮埃及麥克隆群島、福克蘭群島和南喬治亞及南三文治島並都曾發行過蜂鳥郵票,上述地方除海地都沒有蜂鳥的蹤影。

今次介紹的是英屬處女島在2014年發行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鳳頭蜂鳥(Antillean Creasted Hummingbird)郵票,鳳頭蜂鳥普遍生活在古巴以東的加勒比海群島,出沒範圍直到最南部的荷屬安的烈斯群島。這種雀鳥雄性羽色啡黑,但雌鳥腹部卻是白色而背部則是翠綠色,不過這物種最好看的地方是雄性頭部會有一個金屬藍綠色的冠,有如一隻公雞一樣。


用電腦繪製的鳳頭蜂鳥插圖後,模擬貼票後的效果。
四枚郵票清𥇦描繪鳳頭蜂鳥雄性和雌性樣貌,以及雌鳥孵蛋的情況;小型張則是雄鳥吸取花蜜時的特寫。一如既往,都會規劃普通的套票、小型張外,還有以四套共16枚郵票的小版張。只是從發行之後一段時間,除首半年外熟悉的網路商店都難以尋覓這套郵票,我在當時把難得一套郵票貼好寄去英屬處女島要求蓋戳實寄,可惜到2016年都沒有見到這個信封返回。


英屬處女島郵政寄來的信封,查單他們計少了我郵費令我白賺多一枚郵票。不過其實我並不介意多付一點貼齊一套郵票,最重要是應該貼整齊一些(我正考慮怎樣把信封剪細一點)。
最近數月忽發奇想直接聯繫當地郵局,希望嘗試購買這套郵票,果然他們很快回覆並説可以散買郵票,此乃實在是好消息。因網路賣家一般都並非按面值賣郵票,而且供應不多。郵局直接購買就可以面值定價,而郵費亦十分相宜。我順便特別請求他們在寄來的信封上貼上這套郵票和小型張,他們也爽快答應。不過可惜的是這件郵件雖然是以掛號寄出,但郵件卻在大堂信箱撈獲,即是不知道是那個地方又再出錯了。

我打開信封一看,除郵票一包一包的有如毒品一樣排好在膠板外,並有收據和郵票介紹單張,定神一看,收據中竟然夾著我之前寄去蓋戳的信封,上面的郵戳是2014年7月7日,即是信封困在那邊兩年了!但既然信封已返回,那麼我還需要重做嗎?除了用來還債,難得我訂了數套郵票啊!

被困兩年的信封,我把大信封上的掛號標籤「移花接木」搬上去了。昔日他們在1982年亦曾發行過《蜂鳥》郵票,兩枚也是鳳頭蜂鳥,另外兩枚則是綠喉蜂鳥 (Green-throated Carib)。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瓦努阿圖和斐濟郵柬

這個星期終於收回寄自瓦努阿圖和斐濟的掛號郵柬,雖然這兩個地方我曾在這𥚃介紹過了,不過就是沒有展示郵柬。先簡略介紹瓦努瓦圖的郵柬,第一個郵資圖案是太平洋岩鷺,圖案和2007年同題郵票相同,不過卻未有查到確實的發行日期,我想應該是郵票不久之後發行,而郵柬四週繪有馬仙納氏吸蜜鸚鵡和和栗腹翡翠。


在2011年時郵局在發行世界自然基金會郵票時我是一併購買的。我把多出的一套郵票加貼在郵柬上並要求郵局以掛號寄出,有點意外的是郵局竟把整個掛號標籤貼在郵柬上,結果幾頭鸚鵡就被「殺死」了。
加貼世界自然基金會馬仙納氏吸蜜鸚鵡郵票的掛號郵柬是符合當時資費寄出的,但我必須承認我的企劃失敗了,我應該預留地址位置作為貼掛號標籤之用。
隨後2012年發行新版《瓦努阿圖雀鳥》通用郵票時郵局一併發行新款郵柬,郵資圖同500vt.一樣是紫水雞,不過郵柬尺寸縮小了,看來要以掛號方法投寄有點困難。幸好早前找到同圖的郵票以貼最少郵票的方法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新版的掛號標籤,並非由UPU提供的標準標籤。

其實,我發這篇文章的目的原本是介紹一下斐濟的,但是我依稀記得曾經寫遏了,最終我找到這數年前的《帶世界自然基金會商標的鸚鵡郵票(大洋洲地區)》文章,看來我應該更新一下。斐濟自1970年從英國獨立之後郵票發行和一般的英聯邦郵票沒有分別都是一年5套每套4至6枚郵票這麼樣,並不吸引,在市面根本無人留意他們的郵票,

2012年的新款郵柬,設計仍然十分精美漂亮,吸取教訓,我決定用地址標貼貼在圖案下部而保留地址位置作黏貼掛號標籤用。這次因遷就同圖案郵票及郵資圖案,使郵柬繳付超額郵資。
話雖如此七、八十年代發行的郵票卻有一定價值;不過斐濟最引人入勝之處我想應該是通用郵票了,從1970年開始,通用郵票至目前只發行過三組:包括1970年的《斐濟動植物》、1979年的《斐濟建築物》

集郵組供應的《斐濟鳥類》通用票加蓋改值票四方連,部分錯體加蓋票一如巴布亞新幾內亞加蓋票一樣被人為抬價成為「名貴品種」。
和1995年的《斐濟鳥類》,這三組郵票最奇異之處,是《斐濟動植物》郵票仍然帶有前宗主國英女皇頭像,事實上縱使斐濟自1970年獨立但郵票至1974年仍然帶有英女皇頭像,換句話說,所有以十進制幣制發行的郵票至目前有可能仍可以使用。第二組《斐濟建築物》發行時間橫跨12年,最後一枚是1991年面值4仙的郵票,而其他面值到1994年仍然添印。第三組《斐濟鳥類》發行20多年至今仍然銷售中,郵票面積被縮小至三分一大小,使原票並不吸引!不過往後卻產生了巨大變化,郵局自2006年每年都把部分非常用的郵票加蓋低面值郵票售賣,而且每次都不盡相同,更有不少錯體產生,使部分人,特別是通用郵票收集者感到興趣,部分市場售價也頗為昂貴。

我多次從集郵處得到不少這些加蓋票的四方連,可惜並非能夠購得全部不同的加蓋票,唯獨我仍未購置一套原版的《菲濟鳥類》新票或以此製作實寄封,下次我應該會補做一個的。
《斐濟果鳩》首日實寄封。
一枚純粹作紀錄的實寄封,航空掛號符資寄出,選用的是已經絕種的維提島秧雞 (Viti Levu Rail)郵票,亦是George Bennett繪圖。
近年新發行的郵票都會有一枚高面值郵票,令全套郵票售價被扯高,如去年的《斐濟飛狐》(Fiji Flying Fox)郵票便有一枚10元郵票,其實這套票我只想和之前一套世界自然基金會《斐濟尖齒狐蝠》(Fijian Monkey-faced Bat)實寄封配成一對而已,留意《斐濟尖齒狐蝠》實寄封就有一枚13仙改1仙加蓋票。
記得初次接觸斐濟集郵處早已是2009年的事,為的是由George Bennett繪圖的《斐濟果鳩》郵票,在南太平洋生活的果鳩大多擁有鮮豔的羽毛,整套郵票所繪的四款果鳩亦十分漂亮,這是我首次動心越洋電郵要訂購首日封。我特意畫了一個帶插圖的信封請他們貼票蓋戳,可惜有點不幸是插圖被掛號標籤覆蓋了,而飛魚航空標籤亦被香港郵政人員以入口掛號標籤破壞。其實最不幸的是George Bennett於2009年3月突然逝世,

這款老舊款式郵柬所印刷的簡單插圖表達了南太平洋的熱帶風情,雖然不知何時首日發行,但在網路上可尋得在1996年被使用的例子。加貼的是George Bennett繪圖的《斐濟班鳩》郵票其中兩枚。
他的離開令斐濟郵政措手不及,因當時絕大部分動植物郵票都是由他繪圖,而這些動植物郵票佔斐濟郵票又真的是有一定的比重。

說回郵柬,其實我很早期接觸斐濟集郵處時已經購得,不過在未考慮怎樣使用時卻因香港的濕熱天氣加上郵柬本身有一定年紀紙張已有不少黃斑,使我決心將網路購得的散票貼在郵柬上使用,為免遭到質疑,我特意如同昔日郵寄掛號郵件在掛號標籤上騎蓬蓋戳,此情況多出現英語系國家,舊日香港亦有此習慣延至今日部分實寄封收集者仍刻意在標籤上騎蓬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