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葡萄牙世界文化遺產:《我們的城市:波爾圖》

早前曾零星介紹過葡萄牙北部城市波爾圈 (Porto),這個葡國第二大城雖繁華程度不及首都里斯本,但由於市中心屬於歷史城區的緣故,加上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難以在市中心加建新建築物,近杜魯河一邊都只有吸引遊客的店家,不太有本地居民溜漣,在此我都是挑選了數片明信片和買了一枚代表葡萄牙的小公雞。


記得我是由西班牙維戈 (Vigo)乘搭長途巴士進境的,有點不幸的是我在巴士站錯過了下午二時的班車,

六月尾適逢聖若𨌺節 (Festa de São João),至7月1日達到壓軸節目夜間的大型活動,以歌頌聖若翰洗者,2011年節日通用郵票其中一枚便是描述這個節日。
結果只有在巴士站呆坐兩小時看書打發時間,至四時才有另一班巴士前往波爾圖,同世界各地的長途巴士一樣巴士最後在市中心邊陲停靠,我只好花少許錢坐巴士到市中心的火車站再算了。

經典角度拍攝的舊城區和杜魯河上帆船的明信片,就是這一片貼上已失效的舊郵票,今次搬出來製作了原圖片。
第二輯《我們的城市》(As Nossas Cidades)系列,當然是第二大城波爾圖,風格和第一輯折然不同。
繼去年《我們的城市(第一輯):里斯本》(Lisboa, as Nossas Cidades)後,今年續發行第二輯的波爾圖,今次選取的照片並不和上一輯那樣偏門,除了首枚的波爾圖劇院外,餘下三枚都是經典角度的照片:由加亞新城 (Vila Nova de Gaia)看對岸的歷史城區、路易一世大橋 (Ponte de D. Luís I)和杜魯河上玩跳橋的人。相對第一輯便沒有太大驚喜,但對我而言這些都是曾經到訪過的地方,當然購入把玩一番。

這次我順便製作了其餘兩個我曾留下足跡的城市極限片,第一枚是卡斯凱什 (Cascais),小城屬大里斯本區的一部份,如果有買里斯本數日票,票價是可以乘搭火車至卡斯凱什的。作為里斯本最西邊的地方,除能遠眺大西洋外亦是首都居民渡假的地方。第二枚是奧比杜什 (Obidos),這是一座比較寧靜卻又是不少遊客的城市,和其他舊城一樣居民都是集中住在城牆之內,其實或許太多遊客的緣故,我對於這𥚃沒有太大興趣,或許是當日天陰影嚮,當然如果是半日遊來説算是不錯的景點。

記得我還有一枚極限片和首日封在集郵處等候蓋銷,至今日仍未返回實在無奈。然而本篇應該是2017年最後一篇文章,在此僅祝各位新年快樂,下年再見。
杜魯河山區是著名釀製缽酒的產地,成品會在上游的城市運上帆船然後運至波爾圖和加亞新城 (Vila Nova de Gaia)販售去歐洲各國。極限片銷葡萄牙東北山區的城鎮佩蘇達雷加(Peso da Régua)原地郵戳,城鎮附近杜魯河兩岸有不少種植葡萄及釀酒農莊,1988年時更獲「國際葡萄酒城」的稱譽。
這張都應該不是原圖片了,四格形式展示波爾圖 (Porto)風貌。左上角圖橫跨杜魯河的兩條大橋就是郵票展示的阿拉比達大橋和郵戳上繪畫的路易一世大橋 (Ponte de D. Luís I)。路易一世大橋其實也有出現在2008年同套郵票中,只是奇怪為何今次戳和票不配合了。
兩枚不同角度的路易一世大橋原圖片,其實第二枚貼舊城區郵票亦可以。而用以套寄明信片的首日封,我選擇貼上兩枚最後一枚跳橋郵票,頗有動感。補資的€0,50郵資標籤描繪有少許似加亞新城和阿拉比達大橋。

波爾圖火車站的明信片,記得到達時已經下午七時,幸好是盛夏天仍然很亮,我就隨便寫幾隻字便丟進出面的郵筒了。

卡斯凱什作為「2018年歐洲青年都市」,郵局循例發行了一套選輯四件青少年藝術作品和卡斯凱什燈塔 (Farol de Santa Marta)郵票及小型張。
今年發行最後一套郵票是紀念奧比杜什和新伊達尼亞 (Idenha-a-nova)被聯合國文教組織選為創意城市。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寂靜的古城|阿拉伯文化之都:蕯發克斯

三月的一篇《明信片系列:突尼西亞篇》曾提及有些地方未能找到明信片實在感到遺憾,不過隨著整個地球都流行網購行為,大不了都是花點時間走訪「超級市場」補回空白,最近便從當地的集郵者入手數枚原圖片,都是我曾經到訪但未有搜尋到合適好看的。這些明信片看上眼都似乎是近年印製,或許是當地旅遊業再次興旺有關。
近年區域性以國家為單位的組織或宗教組織每年從會員國中挑選一個代表城市宣傳所在範圍內的文化活動,例如歐洲便有「歐洲文化之都」,又或者是以宗教計算的「伊斯蘭文化之都」,一個城市也沒有限制能夠得到多少這些名譽,
蕯發克斯舊城外望一如其他的阿拉伯風格城堡,城內的菜檔,可能是下午時段,顧客不多,和突尼斯市與蘇蕯舊城差很遠。
引伸而言有些國家如今次介紹的突尼西亞便會參與多個類似組織了。2016年突尼西亞中部沿蕯發克斯(Sfax)獲選為「阿拉伯文化之都」(Arab Capital of Culture),這個稱譽係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96年開始指定一個以阿拉伯文為主要語言的城市,
當地十九世紀末的東正教教堂(Eglise Grecque Orthodoxe)頗具地中海建築特色。
首個獲選的是埃及開羅。蕯發克斯是繼首都突尼斯市(Tunis)後該國第二大城,雖然城市在未建成時曾是柏柏爾人聚居地,惟建立於849年的蕯發克斯與前者並沒有關係。

如同其他阿拉伯城市,窿發克斯舊城同樣是以城牆圍起而建的風格,這可以參照一下突尼斯市和下面介紹的莫納斯提爾和蘇蕯,然而話雖說蕯發克斯是突國第二大城市,與突尼斯市和蘇蕯比較卻是沒有那種繁囂,相較寧靜舒適,或者是這城則重於港口活動使旅遊業相對並不突出。不過正如郵政局為這次「阿拉伯文化之都」而發行的郵票,有很悠久歷史的麥地那舊城建於849年,繼後至十四世紀出現不少城門,原圖片正是麥地那正門海門(Bab Bhar)。另外右邊一幅原圖片是1906年法國殖民時期建成的蕯發克斯市政廳(Hôtel de ville de Sfax),融合了柏柏爾及法式的風格,雖並非主要清真寺,惟也設了叫拜樓。

同樣是海邊城市的莫納斯提爾今年有一枚新郵票關於城堡(Ribat de Monastir),城堡建於阿拔斯皇朝的公元796年,屬阿拉伯與拜占庭戰爭中最早期建成的城堡。城堡以沙土建築並座落在海灣邊陲位置,內裡共有四層都是房間和武器室等。在隨後的千多年間至十九世紀,更多次擴建更樓至今日模樣。
另一個必然的渡假點是離突尼斯市不遠的小城西迪布賽義德(Sidi-Bou-Saïd),今年又再度發行經典的清真寺郵票。
西迪布賽義德小城一偶,此路通往山邊的瞭望台,遊客眾多,拍攝時巧合沒有人而已。
這座清真寺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法國殖民時期已經登上郵票,而製作出的原圖片使用的明信片都是從大街拍攝,今年發行的郵票也是從這個經典角度繪畫,只可惜郵政局選用方型圖幅,令前方大街的景觀裁掉了。不過我就選購的極限片卻是傱寺後的小巷拍攝的明信片,算是比較特別而且有另外一種感覺。
蘇蕯(Sousse)雖然是世界文化遺產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夏天渡假勝地。今次的的原圖片上郵票主題是《海邊旅遊》(Le Tourisime Balneaire),恰好是2007年6月發行的,郵票雖然未有註明是蘇蕯,但突國著名的海灘都只有傑爾巴(Djerba)和蘇蕯而已,況且郵票圖案都近似蘇蕯,和明信片十分配合。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探索香港地質公園|香港《2014年通用郵票》

經過兩次的郵資調整,在2006年底發行的《香港雀鳥》通用郵票不少面值已經沒有用處,況且按他們早年定下的通用郵票五年更換周期也應該在2012年發行一套新款通用郵票。然而在等了又等的時間後,終於在2014年的新郵票發行計劃中見到新通用郵票的身影。


新通用郵票仍然以大自然為題,題目是近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的香港地質公園。雖然同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的保護地區或項目,可是一般而言集郵者往往都比較關注世界遺產郵票多於世界地質公園郵票甚至近年新興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郵票,前者在當今世界集郵圈已成為一個獨立的集郵專題而後兩者仍未成氣候,客觀來說香港並沒有一項世界遺產被登錄,以香港的獨特歷史和文化不比鄰近的澳門差,情況實是十分可惜。不過既然如此,香港地質公園登上郵票也十分合理,也有不少集郵者希望能進一步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這路途似乎較為遙遠,惟比較其他的世界地質公園其實香港地質公園也並非十分獨特,也沒有什麼如北愛爾蘭巨人之路一樣的文化歷史可尋。

今次郵票如往常一樣共16枚,12枚是低面值都是用作搭配和各郵區的基本面值郵票,另外4枚高面值係包裏或掛號郵件專用。也如往常一樣發行小全張、卷筒郵票和郵票冊與及新設計郵柬,但要留意是今次《香港地質公園》通用郵票是最後一次印行卷筒郵票,
上圖是低面值12枚的小全張,右上邊則是高面值4枚的小全張,兩幅都同樣蓋銷了首日特別郵戳。
也是首次郵票冊以自動黏貼郵票形式出現;至於近年已沒什麼用處的郵柬是否最後一次便不得而知。總之對收集香港郵票的同好來說又是一個破血的日子,但如果按基本盤的話僅收齊16枚郵票就足夠了。

郵票圖案係以照片形式表達,老實的說真的給《香港雀鳥》比下去,整體郵票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乎因為郵票主色調不明顯而使郵票不能一眼認出是什麼面值。而實際來講,地質公園內的地貌也不是太過吸引,就如上文所說世界遺產內的舊建築物和景點在海內外更多人熟悉。另一方面郵票上的元素太多,也把面值字體顯得過於細小,總括來說整套郵票也不方便日常使用。


香港郵政也沒忘記《香港雀鳥》通用郵票銷售期「完結」而製作集郵品和特別郵戳,這次的郵戳是粉紅燕鷗(Roseate Tern)。
今次香港郵政不再如以往般把《香港雀鳥》郵票從櫃位全部收回,而是繼續售賣至所有存貨售完為止以減少浪費,這使部分面值郵票如1,90元、2,50元等可以直至2022年都仍然在櫃位出售中。而隨郵政局全面使用櫃位郵資標籤,這套通用郵票除因2018年郵資調整而額外增加三種面值以及無面值郵柬外,版張郵票並沒有任何添印記錄,這可說是一個記錄,當然仔細分辨的話卷筒郵票和郵票冊是有不同的添印版本的。

如上段所述,隨郵政局櫃位郵資標籤全面使用,基本上在櫃位寄信都不會再售賣郵票,以致使用量大減,有傳聞稱有櫃位的高面值郵票每天售出的數目僅個位數(甚至沒有售出過)。雖說多年來沒有添印外,有不少較為冷門的郵票存量甚豐,在2022年再度調高郵資後更有不少郵票變成沒有任何用途,而香港郵政也基於不想浪費下也沒有印行新面值郵票而祇用新近發行的特別郵票代替,雖然再次使使用郵票的客戶帶來不便,然而這些客戶已成為少數,反對聲音也變得細小。

香港郵政至2023年尚未有計劃發行新一輯通用郵票,既然使用標籤已成定局,祇發行低面值的郵票不就是可以減少浪費;而經過武漢肺炎一役,傳統背膠郵票的不便顯而易見,全面印行自動黏貼郵票作日常使用也是大勢所趨。
如同《香港雀鳥》一樣香港郵政也有為這次新通用郵票印行明信片及製作原圖片,除了可以挑選首日特別戳外也可以按景貌選原地郵政局蓋戳,這次的原地分別是北區內的沙頭角郵政局(STK)、大埔富善郵政局(FSN)、馬鞍山利安郵政局(LEN)和東邊的西貢郵政局(SKG),這是其中的兩片銷後者兩處,沙頭角因位於禁區內較少人前往銷戳。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福克蘭群島新通用郵票

福克蘭群島至今的通用郵票仍然每五年一次更新,從成為客戶之後已歷四套不同的郵票,今次再度以雀鳥為主題,不過全套12枚都是福克蘭群島的「小鳥」,如此這般即是有部分物種都會是特有種,如果是新入手的集郵者會是十分吸引,只是他們發行鳥類郵票的頻率極高,12種物種其實以前都曾經登上郵票了,而且更為經典。


颱風適逢星期日,變得「難得的」假期似乎浪費掉了,唯有在這裡添上一篇文章吧,當然發佈日期是隨心而定,因為從來都沒有說明是「即時更新」的。2017年尚餘四個月,看來有不少國家已經公佈了他們餘下所發行的郵票圖稿,觀乎除中國大陸明日(8月28日)發行的《喜鵲》和台灣第四季的《保育鳥類郵票:水雉》外,應該沒有其他選購項目了,然而台灣的又是一枚難以貼在標準信封的小型張,看情況應該就此跳過,節省金錢、保護地球環境。

話雖如此,但我都是在七月中期間作出訂購了,其實我是不太希望這樣做了,始終郵局以人手貼郵票並不如以機器貼郵票般整齊,有時看到郵票不貼成同一橫綫水平便感到有點不安,如果能夠買回來自行貼好後寄回「倒戳」就是最理想不過了,
福克蘭群島新通用票票圖。
而且也不會給集郵組增添麻煩!當然,他們有提供貼郵票「特別」服務我實在非常感恩的,雖不成同一橫綫水平但最少也我的效果圖一樣完美,無從挑剔。

如果有仔細留意票圖,我想大家都會感到很面善了,無錯就是和前年聖赫勒拿雀鳥通用郵票一樣的設計,只是國名和女皇頭像由金屬色改為黑色印刷。這令我有少許暇想如果南大西洋諸地的通用郵票能夠統一設計是多麼有趣,事實上各諸島郵票代理都是英國的Pobjoy Stamps,或許真的有此機會也不定。或許我嘗試寫信提議一下,或有可能願望達成。


同時發行的自動黏貼郵票,只以小册出售。
除了首日封和極限片,我也有如前一樣訂購了低面值角位四方連,不過收到時變了一條四連的郵票了,這事我仍在咨詢更換中。另外郵政局同時間發行一無面值自動黏貼郵票小册,物種雖然和10p相同惟圖案不同,適用於島內起重資費,不過最奇怪的是套票並沒有適合島內資費的31p。

寄回郵票、單據和極限片的「巨型」信封。
郵局的同事火速回覆並作出一個頗為血腥暴力的建議:因四條郵票全部都不過70便士,便請我把四條郵票剪毀並拍照給他們存檔,以作報銷用途,然後便立馬把四方連寄回。説實話應該沒有集郵者會作出這勇悍的行為將郵票剪毀了,但其實不以此方式的話確實會浪費資源、亦浪費不少時間,毫無效率可言。我決定從郵票的下半部以美術刀直接剪成兩半並拍照,然後用膠水把已損壞的郵票逢接。雖然已經成為廢票,但我打算先「雪藏」。不過為了減少傷害(此乃有自欺欺人之嫌), 上段曾提及訂購這套福克蘭群島通用郵票時出現意外,以致並沒有相關圖片貼出。

當然並不意外的是事件終完滿解決,全新的四方連安全放進郵册內,感覺良好。事緣是打開套寄的信封後發現訂購的右上角角位四方連變成四條四連的郵票,本著難以䆁懷的心情,就嘗試即晩電郵當地預先通知一下稍後寄回錯票回福克蘭群島,希望可以換成角位四方連,便把錯票拍照存檔並附在電郵之內。想不到郵局的同事火速回覆並作出一個頗為血腥暴力的建議:因四條郵票全部都不過70便士,便請我把四條郵票剪毀並拍照給他們存檔,一段時間以後使用,不過最大的情況都應該會是當廢紙處理了。

新的郵票終於在兩星期後送扺,與聖赫勒拿2015年鳥類通用郵票放在一起實在漂亮,這套郵票的病症因此完全治癒,實在應該再三感謝福克蘭郵政的幫忙。

混貼四枚郵票符資以普通空郵寄香港,有沒有發現信封上少了東西?就是過路倫敦的橙色條碼。貼兩枚符資以航空掛號寄香港,又多一個地方可被我玩雙戳了(其實以前都有,不過是官封),我實在很喜歡這樣玩法以「挑戰」上一代的集郵者應為只有日戳才是最好的想法。有多一顆圖案戳實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當然太多就不理想了。有少少可惜是掛號標籤上的騎逢郵戳並不乾脆利索,要補蓋另外一顆,而香港入囗掛號郵件標籤亦十分礙眼。


套票中有兩枚是褔克蘭群島特有種,故此如要製作極限片相當困難。我只能做到一枚科氏鷦鷯 (Cobb’s Wren),這個物種要到2008年才登上郵票,一直以來都是鶯鷦鷯 (House Wren)的亞種,而至近年才獨立成種。科氏鷦鷯已屬瀕,危物種,在1998年的統計只有8.000對左右生存,然而一直受野鼠和野貓的威脅。另外隨後的日子我補製了棕胸鴴(Rufous-chested Plover)、黑喉雀鵐(Canary-winged Finch)和黑額金翅雀(Black-chinned Siskin)的原圖片。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澳門及直布羅陀《雞年》郵資標籤

看到這個標題,我想以為我走得太快,又是聖誕節新年了。不過其實說實話除了英國將要在9月13日發行的《皇家郵政遺產:空郵運輸》郵資標籤值得訂購之外總括來說應該可以收攤「埋數」了,總結來說今年只做了先前介紹的人島《三曲腿圖通用郵票》和星嘉坡《星嘉坡天際綫》外,就只有直布羅陀、澳門和葡萄牙有做了。


找朋友代辦的官封,預先把地扯可撕標籤寄給他了,待收回才撕走並在信封上補蓋地址。為保持整潔統一,真的是接受不到手寫地址了。
同之前一樣直布羅陀的《雞年》 (Year of the Rooster)選擇在倫敦春季郵展上發行,就如人島的郵資標籤一樣我選擇請倫敦朋友幫我代為打理,然後請他訪港期間交給我製作封片。過程我不多介紹了,因為和之前的一樣,不過我今次也順便請朋友代購春季郵展加字版《直布羅陀彌猴》(Barbary Macaques),這款郵資標籤首次在2016年的紐約世界郵展上亮相,然後就與《直布羅陀旗》(Gibraltar Flag)一同放在郵局機器內售賣。
重貼去年的《猴子的一年》(Year of the Monkey)信封及其背面,蓋有沙田中央派遞局(SCL)2016年5月25日雙圈日戳。
《雞年》及春季郵展加字《直布羅陀彌猴》郵資標籤的信封,補《直布羅陀雀鳥》通用票符資寄澳門,背後銷2017年5月17日到達戳。
早兩日收回寄澳門代收的信封,巧合地因為「倒戳」的緣故,今年和去年的信封彷似用了兩個月由直布羅陀寄去目的地,當然這只是假像加上少許趣味。

不過今年寄澳門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那枚紫色的「International Signed」掛號標籤。早一年他們參考了英國,直布羅陀把郵件掛號優化,將一部份區域如歐洲大部分國家、亞洲區星嘉坡、香港等只提供「International Tracked and Signed」可全程追蹤及需要簽收的掛號服務(即綠色標籤);而其他地方則只有「International Signed」簽收掛號服務(紫色)。不過和英國不同的是兩者收費並不相同,即是說寄同樣的一封掛號郵件,寄往香港和澳門便會有不同收費了,而英國則是統一的。

澳門的《雞年》郵資標籤改在五月才發行,如同去年的預告,今年選擇放棄過澳門了。而事實上種種理由之下亦無法去澳門一遊,只好請朋友代為製作了,而製品亦大幅縮水至只有一枚官封和一枚極限片,連經典50元也欠奉,看來這個組合應該會成為隨後七年的標準。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英國《鳴鳥》

英國2017年的自然系列是鳥類,巧恰地對上一次發行大型(!)雀鳥套票已經十年了,同樣的十枚一套郵票今次便找來Osbome Ross動物插畫家繪製票圖。和之前一樣在適當時間在皇家郵政的網站訂購,順便訂一下Machin作補資之用。


不過不幸地這套郵票竟遇上重大挫折,而且不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以致出現多重障礙浪費時間浪費資源,投訴無門深感憤慨,在成本高企且趣味性不及葡萄牙、瑞士和東歐國家之下,實在不得不重新檢視英國郵票的趣味性。

2007年的《珍稀雀鳥》(Endangered Birds)首日實寄封。其實看細心一點,這些雀鳥並不十分「珍稀」,珍稀的原因只是英國這麼多年來把環境破壞而做成的「生態災難」。
2017年的《鳴禽》(Songbirds)首日實寄封,這套票插畫精美程度和之前的Post and Go系列不相伯仲。
雖然郵票在五月四日發行,我早半個月便在網站訂購了,然而在望穿秋水下在五月尾左右終於見到第一包訂購的郵件,內裏郵票雖完好無損但信封本身已經遭到催殘,定神一看,才發現皇家郵政的員工竟做出愚不可及、不可思議的事:把地圵上的國家名字私下改為「China」了!我對此深表憤怒並隨即撰寫投訴信謂皇家郵政所做的錯誤做成郵件延誤和損毀。不可他們電郵答覆只著我再稍等,他們只會計算二十五個工作天運送郵件,在此之後才算是郵件遺失,可是他們就是無視印錯國家名的失誤而考慮稍早重新寄遞訂貨。一番折騰之後餘下的郵票當然最終下落不明!只是他們的電郵仍然回覆我訂的《大衞保兒》(David Bowie)早就寄出云云,莫名奇妙!到此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搞錯什麼了。至六月中經過一堆惱人的電郵之後,他們把款全部退回,而無視重寄的要求,並建議我作投訴。

其實到六月中的時候香港的郵局都有這套郵票賣了,只是我不想一早到郵局排隊托其他人幫我訂了,郵票終於在七月十日才到手,都發行兩個月了,什麼新鮮感也沒有。但封片都準備好了只好繼續完成,終於在上星期五才收回,足足三個月,實在無奈。

當然不要以為事情完了,就是連蓋戳也有意外:一張片蓋錯戳了,另一張則是把郵戳倒轉。

我把官方首日封裁細了,巧合地大小和中國大陸使用中的標準B5信封一樣,那三枚通用郵票和掛號標籤我早就貼好了,只是倫敦蓋戳中心又再次把我的標籤覆蓋,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什麼原因。
在這炎炎夏日真的很容易火冒三丈,不得不再寫千字文投訴。

食之無昧棄之可惜的兩枚原圖片。
我和住在倫敦的朋友討論此事,他也說難以了解他們會這樣犯上低級錯誤把國家名搞錯了,看清楚的話香港和中國是屬兩個服務範圍,郵件就此延誤或白白掉失實在理應向顧客作出適切賠償。不過幸好朋友在發行當日寄了一個首日封給我,實在非常感謝。

至於蓋錯戳的投訴,看來都是慢慢等了。但按服務條件,最多都是賠一張PHQ卡和一枚郵票而已。
大山雀 (Great Tit)
歌鶇 (Song Thrush)
大杜鵑 (Cuckoo)
黃鵐 (Yellowhammer)